100位生态文明建设突出贡献人物候选人风采(八)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05 18:08 16 0

赵尚海:四季染绿美丽矿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看到采煤后,一座座堆着废料的矿坑和满目疮痍的山头,对家乡充满感情的煤矿企业领航人—赵尚海,决心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之路,让绿水青山怀抱金山银山。

多年来,赵尚海管理的平鲁区后安煤炭有限公司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生产、销售和职工生活等各个环节,坚持“开采一吨煤、种上一棵树”,合理利用土地见缝插绿,使矿区绿化面积达到可绿化面积的100%。把绿化工作重点放在矿区周边山坡上,先后出资1000多万元,绿化荒山荒沟560余亩。积极落实平鲁区政府“一矿一企”政策,在向阳堡乡投资8000万元建成3000亩生态苗圃,培植育苗410万株。今年以来又投资300万元对周边荒山荒坡进行绿化治理,截至目前已完成80%,共种植树木3万余株。

经过多年努力,如今的矿山,已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年到头,绿意常驻;夏秋两季,鲜花怒放。穿行其间,俨然一个矿在林中、人在绿中,身居煤海而不见煤的美丽矿山。

(平鲁驻站:段永友 王文昊)

张日星:李官屯村树成荫

如今,在右玉县高家堡乡李官屯村,放眼望去绿树成荫。村民们都说:“这样的好日子,要归功于张日星这位退伍不退志的老兵。”

张日星,1934年生,抗美援朝退伍军人。退伍后回到家乡,他看到村子周边没几棵树,一刮风就是黄沙漫天,受土地贫瘠、严重缺水的影响,村民们一直过着广种薄收的苦日子。张日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积极主动参加了全县造林大会战,由于表现突出,1966年,李官屯村党支部吸收他加入党组织。1968年,张日星挑起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他的行动准则就是:“干部干部,先干一步”;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只有多栽树,恢复植被,挡住风沙,种粮才有条件,吃饱肚子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了改变家乡面貌,张日星背起水壶、带着干粮,徒步穿行在荒山秃岭间,顶着风沙探索改善生态的有效方法。在他的带领下,昔日的风沙峪口李官屯环村变得郁郁葱葱。

60岁时,张日星从村支书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仍然闲不住,迈着蹒跚的脚步,硬是把村里余下的两条沟、三道梁给全部绿化了。

(记者:李名宇 刘希军 右玉驻站:孙一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