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平
6月9号将迎来我国传统佳节端午节,地摊小贩早早就开始摆卖着花样翻新的大红公鸡、形状繁多的手链香囊、捆捆香味沁心的艾叶等,各大商店超市里摆放着众多包装精美的粽子礼品,等待顾客前来购买。食粽子、挂香囊、洗艾叶等这是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里应该有的民间习俗,端午节如期而至,只是节日的味道却愈来愈淡。
在物资较匮乏的年代,端午佳节,百姓走巷窜户寻借大公鸡的工艺样本,自己动手裁剪栩栩如生的大红公鸡,贴在门上保佑一家吉祥安康,传统的剪纸艺术在百姓手中得到传承与创造。小孩儿围着母亲搓捻代表好运的五色手链,缝制各式各样的香囊。带上手链挂上香囊,高兴地在地上翻几个筋斗。妇女们三五成群采摘艾草。将艾草洗在身上,据说可以防止夏天蚊虫肆虐叮咬,能否防止谁也没有去调查,但是人们乐意年年采摘艾草,乐意在端午节那天用艾叶洗一把澡。“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写照出端午节浓郁的节日气象。浓浓的节日气氛渲染着团结友好,展现出勤劳百姓的淳朴,传承着古老精湛的工艺艺术,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
反而在物质达到相对丰富的时候,端午节的节日氛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粽子、香囊、艾叶等代表传统文化的元素样样没有少,并且这些东西在任何一个商场只要花钱就能买到,花色样式也并不比从前差。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与个性化的消费观念使人们不用亲自动手,方便快捷地就能把这些东西买到家。也正是因为这种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将传统的节日氛围稀释的越来越淡,再加上一些商家紧抓节日由头,大势宣传推销各类产品,人们为家电、衣服等与端午节无关的打折特卖活动乐此不疲,端午节的节日味道就这样被替换成商业味道了。
端午节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介子推、曹娥等说法。传统节日是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它传承着民族文化,代表着民族自信,它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端午节由来已久,在当今同样有着重要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
我们不能否认丰富物质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作用,不能否认物质生产促进社会各行各业快速发展的意义,但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决不能一味地丢弃传统节日文化。在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中,我们既要做时代的弄潮儿,也要不断地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国家法定的“小长假”就是让人们重拾起即将被遗忘的端午节,利用“小长假”,陪家人包粽子、制作小工艺、出去划龙舟等,保留民间习俗,过传统节日。创建新的活动为传统节日增添新的元素和浓郁的文化氛围,让传统节日不再距离我们那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