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化扶贫 动态化扶贫

来源:朔州视听网 作者:柴艳 发布时间:2015-07-10 11:40 283 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西安村、和顺县青城镇百备村等32个村入选2015年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

试点工作将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扶贫富民中的突出作用,以改善乡村环境为基础,以培育旅游产业为重点,以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目标,全面开展整村推进,加大资金投入,创新贫困村旅游扶贫工作方式方法,推动旅游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

为进一步开发乡村旅游,加大对贫困村实施旅游扶贫,今年山西省出台了《山西省开展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将选择旅游资源禀赋好且基础条件相对具备的贫困村,通过积极帮扶唤醒沉睡资源,为贫困群众创造新的增收点。从今年起,每年规划扶持约50个贫困村,到2020年将扶持约300个贫困村通过发展旅游产业脱贫致富。

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传递出国家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路。

有别于以往的粗放扶贫,精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区域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可以有效避免以往扶贫活动中出现的“投入偏离”现象,使扶贫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但是,有效落实精准扶贫还需要一个过程。

我认为,实施精准扶贫,首先要抓好“精准化”识别,找出“真贫”。要在统一标准、全面调查、严格程序、公正公开的基础上,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健康、教育、住房等情况,严格按照流程精准识别。此外,还须要实行逐户建档,对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建立规范的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确保因人而异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做到有针对性扶真贫。

其次,要抓好贫困人口“动态化”管理,确保贫困对象有进有出。有进无出,精准扶贫便名不副实。贫困是动态的,动态监管如果跟不上,精准扶贫就会大打折扣。要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定期对建档立卡数据进行倒查、抽查,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贫困对象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确保扶贫对象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朔州视听网

                                   2015年7月10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