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河·第十届国际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大会于8月20-22日在我市召开,大会通过设置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品、技术和装备展览,让参会企业有更多了解朔州和加强沟通的机会,促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招才引智、推介宣传。
在“桑干河·第十届国际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大会”的展厅。来自国内外51家企业和高等院校代表,利用领域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的创新发展,集中展示产学研成果,促进交流合作,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我市展示了粉煤灰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新技术、新装备以及新产品,让参会嘉宾进一步走进朔州、了解朔州,积极推动更多企业家来朔投资合作。
企业代表冯泽方说:“这是第五次参加这个大会。首先这个市场前景还是比较庞大的,体量还是比较大的。咱公司这个产品主要是做计量设备,然后就是自动罐式装车。还有一个就是自动无人值守这一块,就现场需要工人完全实现自动化。像咱当地这边这个水泥企业,我们是建立合作关系比较多。”
企业代表朱国云说道:“今年来的话我们是打通了整个产业链,我们主要生产的是绿能珠(混凝土)。因为每年混凝土的使用量达到30亿吨,需要我们生产4亿吨的绿能珠(混凝土),这意味着每年可以消化掉6亿吨的固废。因此我们今年也是想借助这个大会,把这个好消息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用绿能珠第五代混凝土做出来的房子寿命可以延长30年,第二个是我们的碳排放量可以降低20%。第三个我们的综合成本还下降了5%。我们正在和华朔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在谈一个60吨生产线的示范基地。”
企业代表潘嘉恒介绍道:“我感觉朔州政府从整个固废区划的利用和包括市场尾端的一个研发,市场上目前整个固废的市场化的扩大面非常有成效。我们主要是打造北灰南用、绿色建材大通道的一个主题领域,我们结合主流新模式,包括固废数字化信息平台,贯通了南北的应用市场的一个大通道,就是我们要打造的是粉煤灰绿色大通道的一个供应链品牌。”
截至目前,朔州市固废综合利用新技术、新产品已辐射到北京、河北、天津、内蒙古及省内周边地区,推动了朔州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促进了产业间技术交流与合作及产品推广,有利于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
记者:张晓宇 赵媛 高瑞卿(实习)
摄影:李小龙 高文武 李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