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吴秀玲:朔州探索塑造转型发展新动能

来源:《瞭望》 发布时间:2024-03-08 15:02 1 0

文/吴秀玲

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电生产基地和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山西省朔州市2023年生产原煤2.33亿吨,居山西第一全国第三;发电量和外送量都居山西第一。在能源保供背景下,朔州扛起了责任,为全国能源稳定贡献了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朔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秀玲

在“双碳”背景下,如何既发挥朔州在煤炭资源秉赋和能源产业方面的优势,又走出传统增长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朔州一直在发展实践中探索思考的,为此朔州在改造提升能源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数字产业方面持续发力,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转型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首先,推广绿色技术,改造提升能源产业。在完成能源保供任务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广绿色开采技术,提升煤炭绿色开采水平。分类推进煤矿智能化,建成13座智能化煤矿,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煤矿实现智能化全覆盖,提升煤炭先进产能占比,提高煤矿本质安全水平。加强电力调峰能力建设,发展大容量高参数、先进环保高效煤电机组,推动已开工的平朔安太堡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并网、已核准的华能山阴2×100万千瓦“上大压小”煤电项目开工;加快存量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完成80万千瓦改造任务,构建安全稳定的新型电力系统。

其次,攻关先进技术,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产业链、专业镇、开发区为抓手,梯度培育“链主+链核+专精特新”企业,加快重点产业补链延链升链建链,发展壮大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形成集链成群、聚群成势规模效应。

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促进现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推进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转变。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积极推动中煤平朔煤制烯烃重大项目建设”部署,聚力打造现代煤化工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依托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航天长征化学工程公司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利用中煤平朔矿区煤、电、化、水、新能源一体化优势,攻关突破晋北高硫、高灰、高灰熔点“三高”煤气化难题,取消燃料煤,耦合新能源,建设山西首个大型煤制烯烃项目,打造山西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标杆。深化与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合作,集聚科技创新要素,延伸煤化工产业链、价值链,思考布局新质生产力,形成煤化工产业集群。同时,促进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加快推动已开工的低热值煤热解燃烧分级利用项目建设。

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有序建设风电、光伏项目,合理布局抽水蓄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协同发展新能源和储能,谋划推动“风光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示范项目,推进中煤平朔60万千瓦离网制氢等项目建设,力争“十四五”末建成煤电装机16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1600万千瓦的“双1600万千瓦”中部电力外送基地。同时,做大光伏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延伸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条,支撑新能源产业发展。

提质提档新材料产业。依托山西省新型功能炭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煤矸石高值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以省级链主企业三元炭素公司、省级链核企业晋坤矿产品公司为主体,扩大新型碳材料、石油催化剂裂化前驱体等前沿材料生产规模。同时,以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等工业固废为原料,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为方向,开展新型材料研发与量产,力争“十四五”末新增工业固废全部消纳。

此外,引进适用技术,布局起步数字产业。加快推动5G网络、千兆光纤网络、移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布局大数据产业项目,在智能矿山、文化旅游、智慧教育等领域,打造“5G+行业”应用生态。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行业全链条普及应用,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智能制造、5G智慧工厂试点示范。大力推动陶瓷企业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改造,提升陶瓷产业数字化应用水平。(作者为全国人大代表、朔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相关链接: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922958?d=134d7b4&channel=weixin

编辑:乔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