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朔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深化省校合作等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打造“四大高地”,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目标,大力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各项任务落实,着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体系,打造人才发展创新生态,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人才工作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
深化省校合作 共建“12大基地”
朔州市把深化省校合作作为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载体。朔州市政府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系共建的城市能源互联网中心,在省委人才工作会上被评选为“山西省省校合作科研平台示范项目”并进行了授牌。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高位高效推动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3名市委常委、2名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26个成员单位参加,成立12个专项小组,全力推进省校合作。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压紧压实责任。紧盯目标任务,建立工作机制,强化压力传导。建立调度机制、日报制、微信群通报制,“晒”进展,亮成果,形成比学赶超氛围。三是全面入校对接,注重落实落地。组成对接洽谈小组,先后多次赴清华、北大、西安交大、中国农大、兰州大学等高校对接,圆满完成项目合作任务。四是聚焦科技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围绕产业转型,启动“揭榜挂帅”工作。与高校签订新材料、人工智能等科研平台延伸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1个,积极推进智库建设,聘请86名高校科研人员为智库专家。2021年全市“12大基地”建设发展态势良好,与合作高校签订项目协议458个。通过省校合作,实现了全市资源、产业优势与高校知识、人才、科技优势有机结合。
出台人才新政 构筑人才体系
围绕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强市战略,出台了人才新政。制定人才新政25条。在人才培养、引进、评价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政策。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对新建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分别给予500万元、100万元、10万元的经费支持。支持医院专科建设,柔性引进专家(团队)给予补助。二是畅通人才引进通道,开通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施“朔才回流”计划,鼓励“朔商朔才”回归。三是推进本地人才培养,实施“优秀企业家领航”“名师名医名家引领”等行动,鼓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四是健全留才机制,对于全职引进且与朔州市签订5年及以上合同的高校毕业生,博士研究生,世界排名前400名一流大学和国内“双一流”高校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可享受55万、24万元、12万元人才补助。对新引进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等专家给予相应支持。五是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健全人才服务联盟、建好专家服务站、健全人才分类体系等举措,解决人才服务中机制难题,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服务。加强对驻朔高校支持。制定了支持山西工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举措,从科研经费、创新载体、人才住房、生活补助、配套服务方面给予支持,强化了服务保障,为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学、生活补贴、配偶安置、健康体检、优先医疗等服务。
创优人才环境 加强人才吸纳
以创优人才服务环境为支撑,加强人才政治吸纳,用好环境留才,积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一是强化经费保障。2021年市本级预算安排人才工作专项经费6000万元,占市级一般公共预算的0.63%,较2020年大幅增长。二是推进安居工程。实施优化人才服务“提质”工程,重点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在和谐小区装修752套住房,其中100平方米320套,140平方米432套,作为人才公寓投入使用,引才环境不断优化。三是打造人才智库。建立本籍在外人才智库,收录2300多人。建立本市重点专家人才数据库,收录包括“三晋英才”、省市青年拔尖人才、留学回朔人才等300多人。积极建立朔州籍优秀大学生数据库收录超过2000多人。四是推进博士挂职。积极对接沟通,省首批科技博士服务团8位博士到朔州市医疗系统挂职,召开了欢迎仪式暨座谈会,开展了发放“一封欢迎信、一个人才礼包、一张温馨联系卡、一份手绘地图、一个高级专家证书”等活动。
深化体制改革 推动创新工作
一是成立朔州市储能技术委员会。朔州市召开了储能技术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储能技术交流会,聘请了中科院院士程时杰为朔州市第一届储能委员会主任委员,吸引了30位专家教授,100余家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代表参加,促进朔州新能源和储能产业发展。二是开展省科技博士服务团义诊活动。推动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山大二院组成的博士专家人才团队,分别在朔城区、山阴县等地开展了6次为民义诊活动,义诊患者1000多人次,充分发挥了省科技博士服务团成员的作用。三是举办朔州人才讲坛活动。朔州市举办了10期人才讲坛活动,先后邀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山西工学院陶瓷产业学院院长程久发等高层次人才开展讲坛活动,参加讲坛活动800多人次,畅通了人才互动交流的渠道,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四是推进创新平台建设。2021年新认定一批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认定山西晋坤矿产品股份公司煤矸石高值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三元炭素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新型功能炭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认定鑫霏农业众创空间、青创众创空间2家省级众创空间,认定塞北智慧农牧星创天地1家省级星创天地,认定山西科通化工有限公司、山西诺诚制药有限公司2家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认定山西中大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责编:薛海涛
来源:中共朔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