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新春伊始,朔州三元炭素有限公司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班加点抓订单、促生产,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在朔州三元炭素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工人师傅们正在通过麻绳和钢带将一个个的炭素电极打捆包装,准备发往四川。虽然说现在正值春节期间,但是这里依然是热火朝天的生产,一派繁忙景象。
作为一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牌企业,三元炭素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在生产工艺、装备技术、产品方面形成了50多项专利和专有技术,这些技术通过转化应用,让企业不仅在炭电极行业做到了世界一流,还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清洁生产先进企业。企业的主导产品炭素电极因为工艺佳、质量高,深受国内外客户认可,去年企业产值达到了4.7亿元。春节期间,又接到了不少订单。
三元炭素公司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刘平:目前为止,已经接到来自云南、四川、福建、新疆,还有马来西亚国内外订单大约1万多吨,比同期增加了80%左右。整个春节期间,我们整个工厂的工人都在加班加点,卯足干劲争取圆满完成订单。
为了抓进度、赶任务,三元炭素公司400多名员工放弃春节假期,纷纷投入生产一线。企业为他们准备了各种福利,所在园区坚持服务“不打烊”,政企合力保障稳定生产。
三元炭素有限公司焙烧车间副主任 侯印:过年了,我们公司食堂生活改善了,发了好多福利,我们有钱挣、有活干,很愿意坚守岗位。
朔州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园区副主任 魏福东:我们一方面通过开展各类入企服务,保障好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协助区直相关部门督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等措施,确保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新春佳节。
在抓好稳定生产的同时,三元炭素公司还不断加快转型步伐,在能耗“双控”政策的背景下,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炭基新材料,延伸产业链条。去年年底开工建设的2×3.3万KVA(千伏安)减排降耗新型矿热炉中试项目,现在已进入工程中段,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2.76万吨金属硅,吨硅电耗降低3000kWh(千瓦时),排放量由7万m³/h (每小时7万方)降至1万m³/h(每小时1万方),金属硅最终还能深加工成为光伏板的重要组件。
三元炭素有限公司董事长 武建国:今年,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部署,把芯硅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在稳定炭电极全球第一品牌的基础上,瞄准光伏产业,聚焦“芯片”国之重器,积极展现企业担当,着力打造有效支撑转型发展的硅芯产业体系。计划5月份完成减排降耗新型矿热炉中试线,年底在平鲁硅芯产业园建成10万吨光伏硅、芯片硅生产线,全力助力朔州实现“双碳”目标。
记者:孙 权 符烨邦 王 震
责编:薛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