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怀仁市海北头乡海子村跻身“亿元村”的行列,成为我省7个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之一。依靠着羔羊养殖这一特色产业,完成了第一个“小目标”,也规划出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今天的《新春走基层》,让我们跟随记者,一起去探访怀仁市海北头乡海子村。
走进海北头乡海子村,记者见到了正在羊舍里忙碌的武俊、杨娜夫妻俩,今年他们家养殖的第二批育肥羊要在今天全部卖掉,忙乎了5个多月的时间,马上就能看到成果。
记者:
武大哥你好,我看你今天卖羊呢?
怀仁市海北头乡海子村 村民 武俊:
对,
记者:
咱们今年养了多少只羊,效益怎么羊?
武俊:
养了800多只,效益还可以的。总体还是不错的。对,还是上升趋势,价格还可以的。就是说现在村子里边喂羊的人也比较多。
记者:
年轻人回来的也比较多。
武俊:
对。以前在外地打工的,陆陆续续回的挺多,确实挺多的。
收购的货车已经开到了羊舍门口,夫妻俩一起帮忙将羊驱赶上车,等待稍后集体称重。
1982年出生的武俊是村里最早一批回村发展羔羊养殖的年轻人。2010年,在北京拼搏8年的武俊,看到家乡的羊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他毅然选择了回乡创业。
怀仁市海北头乡海子村 村民 武俊:
一开始村子里边有一两家已经开始养羊了,我们想先养个七八十只试试看看,最后一看这个还行,比在外面打工要强得多,最后慢慢一边挣钱,一边扩大规模,到现在十几年,喂了有八九百只吧。
经过两个多小时装车,终于到了称重的时间,货车过磅,收益也算了出来。
武俊妻子 杨娜:
今天出栏550只,1个羊大概是1500元,总共卖了825000元,感觉挺好的。
这几年,海子村的年轻人陆陆续续回村创业,为村里的养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7年,村里又新建了占地300平方米的新型现代化养殖基地,为养殖户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年55岁的魏福是村里的会计,也是村里最早发展养殖的一批人之一。过去在旧羊舍养羊,租金较低,但最多能容纳400只羊。直到新羊舍建成后,虽然租金高了,但精打细算的他,还是毫不犹豫马上入驻。
怀仁市海北头乡海子村 村民 魏福:
新棚既干净、又卫生,传染性疾病又少,羊的长势也不错,又能达到半机械化程度,现在能养一千四五百只羊,规模也上去了。
记者:
是不是新棚比旧棚的价钱稍微高一点?
魏福:
就是稍微高一点,不过是能算过账,咱们能挣钱,不在乎那点租金。
【记者手记】
“羊经”念出了“亿元村”,也念出了“一村一品示范村”,吸引了回乡创业的村里人,也吸引了上门交易的外地人。海子村的羊产业正在像滚雪球式发展壮大,焕出发无限生机,蕴藏着前所未有的强大内生动力。
记者:李名宇 张一波 李 晓 怀仁台:王荣
责编:马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