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够不够热?年货备齐没有?这既是群众关心的事,也是驻村干部牵挂的事。节日里,在朔城区神头镇东神头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走进高龄老人、老党员、现役军人家属、低保户家中,面对面听取群众心声,为乡村振兴汇聚力量。
现场音:
朔城区神头镇东神头村村干部 张玉福:
不冷哇?
朔城区神头镇东神头村 村民 段玉梅:
挺热,炕热乎乎的,不用烧火。
村民段玉梅今年93岁,因为去年村里给安装了电热炕,她从儿女安排的出租屋搬回老房子过冬。虽然年过九旬,但段玉梅身体硬朗,将小屋收拾得干净利落。说起年货,她高兴地带大家去看。
现场音:
朔城区神头镇东神头村 村民 段玉梅:
看我这吃的,油、牛奶。
建行朔州分行驻东神头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王刚:
这奶粉。还能提得动你看这。
朔城区神头镇东神头村 村民 段玉梅:
能了。外孙女给拿的这,面包。吃的都满满的。老人不仅耳聪目明,也爱琢磨新鲜事物。她告诉工作队员,自己有八个儿女,平时常用手机和孩子们聊天,一点不觉得孤单。
现场音:
建行朔州分行驻东神头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王刚:
还会视频聊天了?
朔城区神头镇东神头村 村民 段玉梅:
会,一给往这打,我就接起。我女儿在昔阳。
建行朔州分行驻东神头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王刚:
这就像在跟前。
朔城区神头镇东神头村 村民 段玉梅:
每天黑夜视频聊天。
可以视频的手机、可以对话的摄像头,还有热乎乎的电热炕,让老房子有了新气象,也让段玉梅的晚年生活更美好。
离开段玉梅家,工作队又来到村民李红根家,李红根夫妇的独生子在北京当兵,看到有客人来,夫妻俩高兴地拿出儿子的相册和奖章。
现场音:
建行朔州分行驻东神头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王刚:
这个是你孩子?
朔城区神头镇东神头村 村民 李红根:
这个。
建行朔州分行驻东神头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王刚:
好后生。部队历练了。
李红根说,儿子在部队很好,自己作为现役军人家属也受到很多优待,今年村里发的米面油不少,又可以过一个富足的好年。
年味浓浓,笑意盈盈,一上午,工作队员和村干部步履不停。村监委会主任张玉福说,村里有2000多口人,为让大家过个好年,他们早早就把年货福利发放到了各家各户。
朔城区神头镇东神头村 监委会主任 张玉福:
过去有思想准备了,但是还没有具体实施慰问过,今年大家通过村委会,在党支部领导下,还有乡村振兴工作队我们开会,对人群进行了细化,进行了分类,都进行了慰问。
作为乡村振兴工作队的队长,王刚来到东神头村不到一年,期间工作队依托村里历史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牵头修建蓄水池、村史馆,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做了不少工作。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工作队与村民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建行朔州分行驻东神头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王刚:
我们看到他们满脸的笑容、准备的年货,内心也感到非常非常高兴,很欣慰。能给他们带来幸福感、获得感,我们内心感觉到我们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新的一年,王刚也为自己和工作队定下了新的目标。
建行朔州分行驻东神头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王刚:
我们现在梳理了16个项目,项目主要是围绕发展东神头村的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一个旅游品牌。现在已经报到省文旅厅了,等待他们4A级旅游示范村的批复。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东神头村打造旅游品牌、发展旅游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这样一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更幸福的生活。
记者:张智宙 吕慧杰
责编:马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