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县,不仅有驰名中外的应县木塔,还有一种名叫牛腰的传统美食,颇负盛名。经过现代工艺的改良后,牛腰的口感味道和营养成分都发生了改变,但不变的是人们对团圆的那份美好祝愿。
春节期间,在应县的一家食品加工厂里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制作牛腰。把白面和糖稀等材料和起来,将面发好,擀压拉长,切成小饼,放置胡麻油锅中炸至咖啡色,捞出后即可使用。
应县德福园食品加工厂负责人 李智峰:过去的牛腰是一种高油、高糖的油炸食品,主要是为了充饥。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它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良。又在面里加进了牛奶、鸡蛋、还有果糖,降低了油脂,口感吃上去更松软。
据了解,胡麻在晋北地区有着悠久的种植和食用历史,用胡麻油制作面食更是千变万化,应县炸牛腰就是其中之一。这种地方特色小吃起源于清代中期,至今仍是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时餐桌上必备的一道佳品。
市民 丰秀花:这儿的牛腰特别好吃,过年的时候必须备点牛腰,自己留点,然后给亲戚朋友送点。
市民 温银花:吃惯了,年年来这儿买点,挺好。
如今,随着时代变迁,制作牛腰的过程全部实现了工厂化流水线生产,延续传统工艺的同时,还在原有的食材和工艺方面进行改良。正是这种不断的改变,使得年味年韵更为悠长丰富,历久弥新。
应县德福园食品加工厂负责人 李智峰: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我们应县人都有吃牛腰的习俗,你看它炸出来,从这个颜色上、形状上都像一个牛腰,而且它是圆的,象征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记者:李名宇 张一波 应县台
责编:薛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