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在朔州,各种寓意吉祥喜庆的传统食品也备受青睐。这几天,在应县的一家花馍店里,员工们正在赶制花馍,以传统的方式迎接新春的到来。
花馍的制作有一套严格的工序,发酵、揉面、捏花、蒸制,需要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一把把小剪刀、一根根筷子,再加上一双双巧手,谈笑风生间,一个个普通的面团就变成了活灵活现、造型各异的艺术品。
花馍制作者 张永娣:咱们今年是虎年,给大家准备了有小老虎,虎年寓意虎年大吉,还有给小朋友准备了这样的小虎盘,就专门给小朋友,祝他们虎虎生威。大家都是在三十以前把馍馍蒸好了,咱们有专门过年用的枣馍馍,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蒸蒸日上。
枣馍馍是烙在张永娣心中最深刻、也是最美好的年味儿。她说,小时候,每到春节她都会看奶奶捏花馍,因为喜欢,自己还专门去河北、山东学习面塑。如今,她已经把这份爱好变成了事业,每天都在潜心钻研,设计图案、调配面粉、打磨造型,不断在传统花馍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元素,通过添加各色果蔬汁、各种干果食料制作成“鲤鱼”“生肖虎”“福袋”等色彩鲜亮、造型各异的花馍,让它们成为春节期间每家每户饭桌上一份独特的味道。
花馍制作者 张永娣:因为现在大家更讲究健康了,所以我们在做的时候用一些果蔬泥,南瓜,菠菜,做成带颜色的果蔬馍馍。根据客户要求,会做一些生日的馍馍蛋糕,咱们原来就是生日蛋糕,我现在这个改变了,我就用面食去做一些蛋糕。
花馍年年蒸,岁岁新变化。尽管花馍的造型在变、材料在变,但是北方人对花馍的钟爱从未改变。一个小小的花馍,寄托着乡土情怀,承载着文化习俗,蕴含着美好祝福,营造着节日氛围,成为几代人指尖上的艺术、舌尖上的美食、心尖上的情结。
花馍制作者 张永娣:就特别喜欢花馍,学上这个以后每年都有创新,都有学需要学习的东西。像我小时候记忆里,奶奶都给做一些造型的馍馍,像龙呀虎呀。我现在学花馍学了有三年时间,每年都需要出去再学习,有一些新的手法、新的花样、新的造型。
历史悠久、质朴精美、寓意吉祥的花馍,凝聚的是广大劳动者的智慧,承载的是对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所以,张永娣在给传统的花馍赋予创新灵魂的同时,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来传承花馍技艺,让民间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延续。
花馍制作者 张永娣:现在过来找我学习的人也挺多人,都是为了每年过年的时候,这个年馍是必须有。
记者:罗文平 张小菊 应县台:丰丽佳
责编:薛海涛